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时空 > 正文内容

云南昆明:多元普法模式为妇儿撑起“法治蓝天”

ysctx1年前 (2024-05-14)案例时空188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近年来,昆明市妇联聚焦妇女儿童法治需求,组织发动全市各级妇联“量体裁衣”,多形式、渗透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市妇儿权益保护网持续织密织广,普法成效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昆明市妇联已接访、接听热线3042次,提供维权指导服务2999起,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您好!这里是昆明市妇联,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一早,昆明市妇联“1233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就开始“热络”起来。电话那头,村民汪女士声音哽咽,向接线员说着想申请离婚经济补偿的诉求……

“现在,像汪女士一样主动拨来热线的妇女群众越来越多。”昆明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昆明市妇联已接访、接听热线3042次,提供维权指导服务2999起。这也正是辖区妇女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昆明市妇联聚焦妇女儿童法治需求,组织发动全市各级妇联“量体裁衣”,多形式、渗透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市妇儿权益保护网持续织密织广,普法成效逐步显现。

“线上线下”巧普法 不漏一处不落一人

“监护权撤销申请的主体包括哪些?”“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国法律提供了哪些保护措施?”今年3月,昆明市妇联首场权益保护工作知识竞赛在呈贡区开赛,来自全市的50余名妇联工作人员和80余位妇女群众参与角逐。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各战队信心满满、争相抢答,“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女性的劳动合同!”“在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现场“比学赶超”氛围热烈,大家学法热情持续高涨。

走进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昆明市妇联支起妇女儿童法治“小摊”,一对一、面对面,为边境线上的姐妹们送去了法治“大礼包”。在学校,“巾帼大宣讲”搬进三尺讲台,师生收获满满法治干货。来到企业,“零距离”普法讲座更是赢得女职工阵阵掌声……

除了线下“送法”,昆明市妇联积极链接资源,打通线上多元渠道,通过录制《法治昆明》电视栏目、开设线上普法讲座、组织网络答题等方式,不断扩大普法活动辐射面和群众参与度。今年以来,昆明市妇联已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4945场次,近10万名妇女群众参与其中。

“双语”精准普法 妇女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西山区团结街道是个多民族居住地。彝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街道总人口的72%以上,很大一部分老年群体只能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西山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辖区普法宣传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团结街道妇联发挥当地工作人员“语言通”优势,联合多部门成立数支普法队伍,定期不定期下沉到各社区、村小组,以“少数民族语言+汉语”的“双语”模式,广泛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帮助辖区妇女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九旬彝族老人李奶奶便是受益者之一。

4月19日,团结街道适逢赶集日,游人如织。当天,李奶奶独自来到街道妇联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与其简单交谈后得知,李奶奶几乎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但因自己的养老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无奈之下,找到妇联寻求帮助。

安抚好老人情绪后,街道妇联立即协调到辖区“双语”调解小组,并联系上了老人子女,现场以双方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动之以情、释之以法,最终,老人赡养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据悉,西山区妇联今年已开展“双语”普法活动22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起,惠及妇女群众1200余人。

“情景再现+律师说法” 潜移默化根植法治观念

“因为带娃理念不同,我家矛盾不少,情况和上次看的情景剧差不多,所以想请你们帮忙调解一下。”

盘龙区居民吴女士口中的“看剧化矛盾”,缘何而来?

据介绍,2024年,昆明市盘龙区立足辖区实际,创新推出“情景再现+律师说法”普法情景课,课程以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为引,通过剧情演绎的互动形式,将“法律条文”化为群众听得懂、乐意看的“生活百科全书”,让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植根广大妇女群众心田。

今年3月,由昆明市妇联指导、盘龙区妇联推动首创的《战渣男》《剖谁谁做主》《职场性骚扰》《隔代教育》4部普法情景剧,已陆续在天祥社区、映象社区等7个社区上演,获得居民交口称赞,“这种普法形式有新意、趣味足,不仅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还能了解到诸多矛盾解决途径,避免因纠纷升级造成不可逆伤害。”

据了解,昆明市妇联系统的普法实践探索不止于此。其中还有安宁市妇联广纳人才成立的“安宁传万家”巾牌调解室,走村入户“普法强基”;禄劝县妇联“阿妈议事会”,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源头化纠纷解矛盾;宜良县妇联“如燕”工作室定期普法,口碑载道……

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久久为功。昆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思瑾表示,市妇联将会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创新驱动,持续探索普法新路径方法,让普法工作见行见效,为全市妇女儿童撑起“法治蓝天。”

来源:中国妇女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辽源离婚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cbjs.com/?id=57

分享给朋友:

“云南昆明:多元普法模式为妇儿撑起“法治蓝天”” 的相关文章

九旬老人闹离婚 法官调解化纠纷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收到了一面印有“廉洁自律树楷模 耐心细致解纷争”的锦旗,让人意外的是,送来锦旗的居然是案件被告的子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了解,原告牛某与被告赵某离婚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都是高龄老人,均系再婚,各有子女,因各种矛盾,原告牛某想结束双方的婚姻关系。牛某已经九...

离异后行使探视权受阻 法院调解化纠纷

  探望不随自己生活的子女是人之常情,也是不少离异家庭实现亲子互动的方式。探望权到底该如何行使?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近日,吉林省珲春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探望权纠纷案。  王某甲与李某原系夫妻关系,后因感情不和,双方于2020年协议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

八旬老人将儿媳、孙女告上法庭,百万赔偿金如何分配?

一意外去世男子的妻女拒绝分配百万赔偿款,丧子之痛又添财产纠纷,八旬老人无奈之下把儿媳、孙女告上了四川省平武县人民法院。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其妻女与用工单位进行多次交涉后,获赔108万元,用工单位将该款汇到男子女儿账上。依照法律规定,该百万赔偿款中应该将部分赔偿款支付给男子的父母。但是其妻女领取了...

湖北大冶:彩礼“限高”为爱“减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这几天,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南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纪文杰正着手修订村规民约,其中首要的一条是:本村村民婚事收受彩礼不超过7万元。这是今年3月,30名南山村村民代表在村规民约宣传教育大会上经过商讨,共同表决确定下来的。“从五六年前的一二十万元,到2022年村规民约倡导的不超过8万元...

男主播一声“干妈” 独居老人五十五万被骗

通讯员 潘颖 记者 徐荔“妈妈,我想你”“妈妈,我从来不偷不抢不骗,等我好了,我一定好好赚钱养你,你永远是我妈妈”……你以为这是孝子“告白”报答母恩?实则却是不法分子为骗钱发出的糖衣炮弹。已过退休年纪的高阿姨就被“阳光积极却命运多舛”的“干儿子”迷惑,为了帮他,高阿姨把大把退休金都给了他……直播间认...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