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产分割 > 正文内容

分手后,恋爱期间的转账,还能要回吗?

ysctx2个月前 (03-11)财产分割110

2019年8月至11月,小赵与小徐建立恋爱关系,后因性格原因分手。2023年2月至3月,双方重逢取得联系后,确立恋爱关系,后因性格原因再次分手。

  在恋爱期间,小赵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累计向小徐转款23374元,另为小徐购置首饰、手机等礼物。

  2024年底,小赵将小徐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转账款23374元及礼物,退还垫付房贷金额13181元,并补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

  小徐认为,转账均系感情维系赠与,还有部分款项用于二人共同开销,且房贷是小赵自愿垫付的,均不应返还。

  法院审理:原告小赵与被告小徐相识后确定恋爱关系,在此期间的转账和礼物是否应当返还,应综合双方恋爱关系程度、转款附言、互相转账的频率、金额大小及含义、花费用途等,予以合理区分。

  法院认为,双方恋爱期间,小赵向小徐转账金额较低的一般生活消费支出,在特殊日期向小徐所转有“520”、“1314”、“666”等特殊含义的款项,均系基于感情或取悦对方的一种无偿赠与行为,恋爱关系终止后小徐无需返还。

  关于返还首饰、手机等礼物的请求,法院认为小赵仅提交了相应的支付记录,证据形式单一,不能证明小赵购买了什么物品,也不能证明系小赵为小徐购买,故对于小赵返还礼物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但其中单笔转款2000元以上款项,超出了双方日常消费能力,小徐应当返还。结合双方的微信聊天记录,小赵三次转账1800元系替小徐偿还房贷,该部分款项小徐也应当返还。综上,小徐共计应当向小赵返还27676元。

  双方在二审达成调解协议,小徐一次性返还小赵28000元,双方纠纷就此解决。

  法官说法

  情侣之间的转账往往多而杂,金额大小不一,在恋爱期间送礼物、发红包、转账等“恋爱支出”,在分手后是否可以要回,因案情不同主要有以下处理方式。

  (一)赠与

  1.一般性赠与。例如小额转账、礼物赠送、财物往来及日常消费支出,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款项,或转账给付发生在情人节、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日期,或转账款项为“52、520、521、1314”等有特定寓意的金额,一般视为赠与,一旦赠与完成不能要求返还。

  2.附条件赠与。如果赠与是以共同生活或者缔结婚姻为目的,并不存在明显的赠与意向,那么这将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恋爱支出”,例如一方为了筹备婚礼而赠与另一方大额财物,若最后双方未能结婚,赠与方可以要求返还财物。因为这种赠与是附条件的,条件未成就时,赠与可以撤销。

  (二)借款

  此种情况下,需有证据表明双方达成借款合意,比如有借条、聊天记录中明确提及是借款等,这属于民间借贷关系,出借方有权要求借款方偿还借款本金。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有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子薇 周吉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辽源离婚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cbjs.com/?id=96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妻子起诉丈夫及情人的赠与合同纠纷案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分手后,恋爱期间的转账,还能要回吗?” 的相关文章

结婚前买房子能写双方的名字吗

结婚前买房子可以写双方的名字。婚前买房合同上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这属于共有关系。同时,共有关系又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办理房产证的时候既可以约定按份共有也可以约定共同共有。贷款的时候也可以以两个人的名义申请。双方婚前共同出资购房的,属于共同财产。但婚前买房,不一定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1、结婚前一方...

妻子起诉丈夫及情人的赠与合同纠纷案

女子张某与男子杜某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于2011年办理结婚手续。二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杜某与史某结识并发展为情人关系。杜某不仅婚内出轨,近两年时间里还通过微信转账、发红包、送现金等形式,累计向史某赠予财物价值高达2.7万余元。东窗事发后,原配妻子张某要求史某返还财产,却遭到拒绝,愤而将丈夫杜某及“第...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